采購是利潤的源泉,尤其是目前企業的產品價格由市場決定、財稅管控更嚴的前提下,合理選擇供應商對企業健康發展尤為重要。選擇時主要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資格
對供應商的資質、能力、場所等進行考察評估是關注合法性、合規性、可行性的前提,當然如果對品牌、知名度等在意的,也可進行這方面的調研。
1、資質:對供應商的合法地位及證照、行業許可、經營產地等進行調研,看是否具有生產商品、提供服務的各項資質和條件。
2、質量:對產品或者服務的質量進行調研,如屬于生產型企業,應調查其“質量保證體系”。主要包括其體系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員工的參與程度。
3、能力:對其生產、供應能力進行調查評估,主要包括對供應商交貨的及時率和準確率、現場生產管理能力、設計開發能力、生產工藝技改能力、對不合格品的控制能力及其采購、儲運管理能力等。
4、信譽:可進行360°的信譽調研,包括該企業的供應商、客戶、信貸銀行等。
5、服務:對其合作的客戶關于服務及時率、準確率、滿意率等調研。
二、稅務
由于目前稅務機關對企業運用大數據進行管控,供應商企業歷史和現在的稅收不當行為可能隨時會被檢查處理,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對本企業帶來影響。因此企業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應考慮這些稅務要素:
1、調研涉稅信用:對供應商涉稅方面調研,看有無受到稅務機關案件稽查或者處罰、存在重大稅收未決事項、領用增值稅發票是否受限、法定代表人是否列入“黑名單”等,如果存在這些問題,可能在以后的業務中給本企業帶來隱患。
2、商定可開具發票的類型:如果本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則上我們需要對方給我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不但可以抵扣增值稅,由于有合法的發票也可抵扣企業所得稅。如果對方僅可開具普通發票,那就會給本企業造成增值稅負擔,因此應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發票的類型。另外如果涉及不同稅率的,應該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列明。
3、約定發票開具的時間:如果本企業早些時間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早認證、早抵扣,獲取納稅義務的時間性差異;如果取得的晚就會導致本企業早繳稅,因此雙方約定何時開具、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尤為重要。
4、不當發票的處理:如果本企業由走逃(失聯)企業的取得異常發票,這會給自身帶來經濟損失,因此雙方應就這一方面的事情進行約定。
三、價款
如果前面需考慮的事項達到本企業的標準和要求,就應考慮購進總成本,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需考慮購進的總成本最低。當然有的供應商可能會設置最低訂貨量、自身企業也應考慮經濟進貨量。
1、首先選擇不含稅的價款最低,由于不同稅務身份的供應商所適用的稅率不同、發票類型不同,因此再選擇總價款最低者。
2、如果有不同的供應商,應分別測算不同的購進各種方式應繳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的具體數額,取最小。
3、商務政策,通過商定有利于自身的商務政策如購進折扣、折讓等,可獲取更多的購進收益。
四、資金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購進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企業利潤問題,而資金狀況則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問題,因此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應結合自身資金狀況考慮和供應商洽談,選擇對自身有利的結算方式、結算時間和要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本企業肯定選擇現金流入量、現金凈流量最大的供應商合作。
1、結算方式:如直接付款、預付貨款、有一定期限的付款賬期、有一定金額的鋪底資金等。一般情況下結算方式不同,可能價款存在一定幅度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本企業就更應該考慮資金流和購進總成本了。
2、結算時點:對本企業來講,款項結算周期越長對自身越有利,而對方希望早日收取款項,確定明確的結算時點,有助于雙方消除差異,減少不必要的分歧。
3、結算要求:雙方應就什么條件下進行款項結算在合同中列明,如提供什么票據、是否完全達到合同中約定的結算條件等要件。
選擇供應商是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綜合性系統工程,企業應充分考慮上述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