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簡介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 嘉興平湖新埭鎮 一 手工業用地出售招商 外資、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等優先供地
招商熱線 400-0123-021,13524678515
張江長三角科技城(以下簡稱科技城),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與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的交界處,地跨上海與浙江兩地,由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張江金山園、張江平湖園共建而成?傄巹澝娣e87平方公里,平湖境內45平方公里,楓涇境內42平方公里。
科技城是上海市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上海市金山區、浙江省嘉興市三方共同推動建設,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統一運營下,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融合發展,打造滬浙融合創新發展和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
發展優勢
戰略優勢: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
區位優勢:上海西南門戶,浙江東北門戶,長三角城市群核心位置,G60科創走廊中心節點。
交通優勢:距浦東機場、虹橋高鐵站、虹橋機場、蕭山國際機場、洋山港1小時、距金山高鐵站10分鐘。
品牌優勢: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品牌示范引領、輻射帶動。
政策優勢:創新制定人才政策、產業政策、服務政策等。
成本優勢:投資要素成本,生產生活成本。
資源優勢:產業資源;人才資源;土地資源;生態資源。
機制優勢:政府合力推動、市場主體協同。
專業優勢:成熟的管理經驗;一流的運營團隊;科學的標準體系。
發展理念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建設“融、創、智、美”的科技新城。
融 | 創 | 智 | 美 |
融合之城 | 創新之城 | 智慧之城 | 美麗之城 |
滬浙融合 國際融合 產城融合 多元融合 |
機制創新 政策創新 產業創新 服務創新 |
智慧產業 智慧交通 智慧服務 智慧社區 |
千水百岸 水鄉文旅 宜居宜業 美麗家園 |
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統一運營”工作原則下,將上海與浙江、國內與國際、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文化與歷史在同一區域有機融合,實現生活、生產、生態的完美融合,打造國家區域融合發展示范區。 | 科技城將通過機制創新、政策創新、產業創新、服務創新,先行先試,成為區域融合發展的先行者,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環境,吸引國內外創新資源,建設國際一流的創新高地和創業樂園,成為獨具特色的上?苿撝行某休d區與幅射區。 | 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為引領,推動AI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服務等相結合,通過示范應用和市場推廣,發展智慧產業,打造智慧社區,創建智慧之城。 | 突出江南水鄉韻味,塑造濱水臨灣的生態環境,打造千水百岸的親水景觀,創建賞心悅目、環境優美的生態之城。發揮楓涇和新埭兩個千年古鎮的人文底蘊優勢,激發創新活力,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文化氛圍,促進江南文化與創新文化深度融合,創建宜居宜業宜游的人文之城。 |
總體定位
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和輻射區 | |||||
滬浙協同創新的融合發展示范區 | |||||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標桿 |
對標上?苿撝行膽鹇远ㄎ
產業定位
智能制造:機器人、3D打印、虛擬現實、智能家居、智能環保等。
科技信息:信息終端設備制造、軟件服務外包、電子商務、數據挖掘和云計算等。
生命健康:智慧醫療、醫療器械、生命工程、健康醫養等。
高端服務:總部商務、科技金融、技術貿易、信息咨詢、工業設計、文化創意、旅游會展、教育培訓等。
“一帶一軸”的空間布局
界河兩岸融合發展帶、張江大道協同創新軸
一帶:核心引領
以中部的創新CBD為核心,結合界河兩岸融合發展帶,共同引領其他各區的開發建設。
一軸:點軸推進
以南北向主要城市道路張江大道作為區域協同創新發展軸,推動城市南北聯結發展,并形成多個功能節點,帶動各片區的建設。
一城兩園的功能布局
一核八區
一核
高端服務業核心功能區:主要布局總部商務、科技金融、技術貿易、信息咨詢、工業設計、文化創意、旅游會展、教育培訓等高端服務業。
八區
智能制造產業區:提升原有低端產業,主要布局智能服務機器人、3D打印、虛擬現實、智能汽車等智能產品生產制造。
科技成果轉化區:作為張江科學城的科技研發成果的培育轉化基地。
產學研協同發展區:為下一步的產、學、研進一步協同發展預留空間。
產學研協同創新區:打造產、學、研一條龍服務體系,布局創業苗圃、企業孵化器、企業加速器、特色產業園等創業扶持平臺,以及高端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
科技信息產業區:布局信息終端設備制造、軟件服務外包、電子商務、數據挖掘和云計算等產業。
健康生態產業區:布局生命工程、智慧醫療、醫療器械等生命健康產業,以及高端商務、生態休閑、健康醫養社區等。
高鐵總部商務區 :依托高鐵金山北站,布局企業總部、商務服務等高端服務業以及相關配套設施。
創新文化旅居區:主要布局為國內外創新創業人才服務的產業社區,以及文化教育、體育休閑、古鎮文化旅游等配套設施。
交通規劃
四縱六橫 骨干路網
四縱:朱楓公路、張江大道、興新公路、興豪路。
六橫:楓美路、亭楓公路、規劃一路、朱呂公路、規劃二路、平行公路。
外部軌道交通(地鐵)
構筑連接平湖至上海的智能軌道交通線路:軌道線路總長15公里,途中經過8個站點,站點服務半徑900米,覆蓋率約25%。
智能交通
智能公交系統、無人駕駛巴士、智能停車系統:提供有軌、無軌電車、新能源公交、“云軌”列車等多種公共交通方式。
通過公交環線,串聯科技城內部重要功能片區
①:公交環線與其他公交線路共同形成網絡體系。
②:環線總長45km,其中金山園線路總長21km,平湖園線路總長24km,途中經過18個站點。
③:站點服務半徑900米,覆蓋率約50%。
生態規劃
構建“藍綠交織,生態融城”的生態格局
“一環 四園 多帶”生態網絡骨架
一環:沿秀州塘、上海塘、新開河等,形成森林繞城。
四園:現代農業體驗區、科創生態公園、健康生態公園、文化生態公園。
多帶:多條骨干河網綠道。
打造三大等級公園系統
城區級公園:公園面積控制為130—180公頃,服務范圍覆蓋其所在片區。公園可打造為城市生態濕地公園,同時具備景觀游覽性與生態保育的功能。
組團級公園:公園面積控制為15—20公頃,服務范圍覆蓋其所在社區功能組團,其具有較大的空間承載力,可舉辦一定規模的主題活動。
社區級公園:公園面積控制為1—1.5公頃,服務于周邊街區500㎡公共空間,實現5min步行可達覆蓋率90%以上,滿足人們日常休閑游憩的需要。
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前瞻、綠色、低碳、智慧
科技城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應采用前瞻、綠色、低碳、智慧等規劃理念,大力推行綜合管廊,分質供水,海綿城市、分布式能源等措施。
綜合管廊規劃:構建安全高效、先進超前、智慧可持續的綜合管廊體系,實現新型城市基礎設施運行模式,優化和集約利用地下資源。
分質供水:以自來水為原水,把自來水中生活用水和直接飲用水分開,另設管網直通住戶,實現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質、分流,達到直飲的目的。
海綿城市規劃: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凈化。
分布式能源體系:在整個規劃區內,建立以天然氣為核心,太陽能、風能為補充的分布式能源體系,實現多種能源的結構性互補,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穩定性與利用率。
智能電網應用:在示范居住社區,推廣安裝智能電表,在高密度用電地塊,推廣電力需求側管理。
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通過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品質
按照“融合之城、創新之城、智慧之城、美麗之城”的規劃理念,根據城市服務功能劃分不同層級的公共設施及公共空間構成各個組團發展的主題和成長核心,服務整個城市的發展。
城區級:從整個城市及片區需求,結合周邊關系統籌協調,進行配置。
園區級:從園區內基本生產生活需求結合現狀需求進行綜合設置。
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主要為綜合的社區中心,方便員工及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智慧城市規劃
萬物互聯 啟創未來
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將城市中的物理基礎設施、全都基礎設施、社會基礎設施和商業基礎設施連接起來,形成新一代智慧化基礎設施,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滿足城市中不同主體人群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招商熱線 400-0123-021 葛老師 13391219793